发布日期:2025-02-04 18:29 点击次数:179
俄乌战争打了快两年,搞得全世界都不得安生。最近,有人说,这场冲突可能会在2025年结束。这听上去是不是有点像寒冬里的一丝暖风?但别急着高兴,我们来掰扯掰扯:换俘的温情时刻、北约和美日的大手笔援助、欧盟暗自叫苦不迭——这些看似和平曙光的背后,到底藏着啥门道?要真能和解,那这局算完了吗?
先说最近的事儿吧,11月刚完成了第11次战俘交换,这回一共189人被放回家,其中既有士兵也有平民。俄罗斯那边还突然变得挺松口,说愿意谈判妥协。而泽连斯基,也少见地改口,不再硬杠,要通过外交途径解决领土争端。这节奏,看起来好像真的朝停战方向走了一步。但你有没有觉得奇怪,两国前脚打得天昏地暗,后脚咋就这么体贴了呢?答案很简单:累啊!天天烧钱、死人、挨炸弹,经济崩溃不说,还天天被国际舆论盯着。不管是俄罗斯还是乌克兰,都已经折腾到筋疲力尽。
不过,你以为事情就这么简单吗?我跟你讲,大戏才刚开场。日本宣布给乌克兰砸150亿美元的援助,这里面30亿直接从冻结的俄罗斯资产里扒拉出来;美国更狠,他们怂恿七国集团一起干,把那些冻住的俄海外资产统统拿来资助乌克兰。这招够绝吧,一边支持乌克兰继续抗衡,一边还想让其他国家分担责任。那么问题来了,美日自己图啥?显然是逼欧洲各国表态跟进呗,咱们是一伙儿的是不是,该出力的时候别掉链子。
可对欧盟来说,这事哪那么容易答应啊!要知道,现在欧洲手头捏着几千亿欧元规模的俄罗斯资产,要是真按照美日的话办,那等于彻底把普京惹毛。他们敢赌这个风险吗?而且,就算最后分赃成功,美国、日本花的钱毕竟有限,但欧洲呢,可是离火线最近的人啊,各种政治压力、经济代价压下来,他们肯定吃不消。所以匈牙利直接跳出来喊:无论结果怎样,我们就是输家!这话听起来丧气,但细琢磨,好像没毛病。
再往深处看,当初西方为了制裁俄罗斯,用尽浑身解数,比如限制出口、高关税,还有各种金融封锁。本想着这一套组合拳下去能摧毁卢布,让普京服软。然而现实啪啪打脸,人家的货币虽然贬值不少,却依旧稳住了社会秩序。而反观欧洲,因为能源断供、通胀飙升,自个儿差点过不下去了——德国老百姓抱怨取暖费贵得离谱;法国黄背心运动又冒头;英国闹罢工已经成常态。这么看来,是谁伤害最大,不言自明吧?
现在你可能会问:那阿联酋为什么插一腿?嘿,我告诉你,这是中东国家惯用的一招。斡旋两个字,说白了就是刷存在感。一旦调停成功,它不仅赚足面子,还能趁乱攫取利益,比如扩大地区影响力或者参与未来重建资金瓜分。但效果如何,目前只能呵呵哒。
总结一下哈(当然我不会用那个词),即便俄乌真开始坐下来聊大和解,也不能指望短时间内天下太平。因为嘛,只要北约、美日这些外部势力一直拎着冷饭炒,利用经济牌施压,各种矛盾根本没有完全熄灭可能性。另外,从目前形势来看,如果最终买单者必须站出来,那么恐怕非欧盟莫属。他们不仅没沾到什么实质甜头,还搭进去大量资源,被迫成为全球博弈中的牺牲品之一。
所以怎么回事呢?到底是谁占便宜,又是谁倒霉透顶,全靠接下来几年的发展方向。但可以明确一点——战争带来的创伤,不管对哪个国家或组织来说,都注定长久难愈。如果还有什么比战争更糟糕,那一定是不公平、不透明甚至毫无意义地付出巨大代价,而偏偏这样的故事正在眼皮子底下重复上演。希望这次,人类真的能从历史中学点东西吧!
参考信息来源: 平台名称:BBC新闻 标题:《Ukraine war: Can frozen Russian assets really help rebuild?》
Powered by 江南娱乐2023官方版 @2013-2022 RSS地图 HTML地图